bob线上平台_中国有限公司
在线询盘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139-9199-8391 029-86696506 029-86696506
型    号:
品    牌:
手机号码:
联  系  人:
关闭
最新动态最新动态
联系我们联系我们
最新动态

最新动态

首页 > 最新动态 > 轴承知识 > 常见金属失效类型及典型原因以及处理方法

常见金属失效类型及典型原因以及处理方法
发布时间:2025-08-22  

作者:杨倩

常见金属失效类型可分为断裂、腐蚀、磨损、变形四大类,其典型原因及针对性处理方法如下:

一、断裂失效

定义:金属构件在受力时发生整体或局部断裂,失去承载能力。

1.脆性断裂

典型原因:

材料韧性不足(如低温下的低碳钢“冷脆”、含磷超标钢);

存在先天性缺陷(如铸造裂纹、焊接未焊透、夹杂物超标);

工艺不当(如淬火后未回火导致硬度极高、脆性增大)。

处理方法:

选材优化:选用低温韧性好的材料(如低温钢9Ni钢),控制杂质(磷、硫)含量;

工艺改进:避免应力集中设计(如将尖角改为圆角),焊接后进行探伤(UT/MT)确保无缺陷,热处理时严格控制回火温度以消除脆性;

使用环境控制:避免构件在极端低温或冲击载荷下工作。

2.疲劳断裂

典型原因:

长期承受交变应力(如轴类、弹簧、齿轮),表面存在微小缺陷(划痕、腐蚀坑)作为裂纹源;

表面粗糙度差、应力集中(如键槽、螺纹根部未倒圆);

材料强度不足或内部夹杂物导致应力集中。

处理方法:

表面强化:采用喷丸、渗碳、氮化等工艺提高表面硬度和疲劳强度;

结构优化:消除应力集中(如加大过渡圆角、优化螺纹结构);

定期检测:通过无损检测(如磁粉探伤)及时发现表面微裂纹,更换老化构件。

3.过载断裂

典型原因:

实际载荷超过材料抗拉强度(如设备超载、设计载荷计算错误);

材料强度不达标(如错用低强度钢替代高强度钢)。

处理方法:

载荷控制:严格限制设备使用载荷,避免超载;

-选材纠正:按设计要求选用对应强度等级的材料(如用45钢替代Q235钢承担高载荷);

-结构加强:增加构件截面尺寸或采用补强设计。

二、腐蚀失效

定义:金属与环境介质发生化学/电化学作用,导致表面损伤或性能下降。

1.均匀腐蚀(全面腐蚀)

典型原因:

金属表面与腐蚀性介质(如酸雨、工业废气、海水)全面接触,发生均匀溶解(如碳钢生锈、铜材氧化)。

-处理方法:

防腐涂层:涂覆油漆、镀锌、镀铬等隔离介质;

选材耐蚀:选用不锈钢、铝镁合金等耐蚀材料;

环境控制:在腐蚀性环境中添加缓蚀剂(如锅炉水中加磷酸钠)。

2.点蚀(小孔腐蚀)

典型原因:

钝化膜局部破坏(如不锈钢在含氯离子的海水、盐水环境中,氯离子穿透钝化膜形成小孔);

表面存在夹杂或缺陷,成为腐蚀源。

处理方法:

选材升级:用耐腐蚀的高铬钼不锈钢(如316L,含Mo元素)替代304不锈钢;

降低介质腐蚀性:减少环境中氯离子、氟离子浓度;

表面处理:通过电解抛光提高表面光洁度,减少缺陷。

3.晶间腐蚀

典型原因:

奥氏体不锈钢(如304)在450~850℃焊接或加热时,晶界铬元素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,导致晶界贫铬,在腐蚀介质中沿晶界腐蚀(如不锈钢焊缝附近的“敏化区”)。

处理方法:

固溶处理:焊接后加热至1050℃以上,使碳化物重新溶解并快速冷却,恢复晶界铬含量;

选用低碳/超低碳不锈钢(如304L,碳含量≤0.03%)或含钛、铌的稳定化不锈钢(如321),避免碳化物析出。

4.应力腐蚀开裂(SCC)

典型原因:

拉应力(工作应力+残余应力)与特定腐蚀介质共同作用(如碳钢在碱性溶液中、黄铜在氨水中、不锈钢在氯离子环境中),形成沿应力方向的裂纹。

处理方法:

消除应力:通过退火处理消除焊接、冷加工产生的残余应力;

隔绝介质:采用涂层或衬里隔离腐蚀性介质;

选材抗SCC:如用双相不锈钢替代奥氏体不锈钢,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。

三、磨损失效

定义:金属表面因相对运动或摩擦,导致材料逐渐损耗。

1.磨粒磨损

典型原因:

硬颗粒(如泥沙、金属碎屑)进入摩擦面,划伤表面(如挖掘机铲斗、泵叶轮与含沙水流接触)。

处理方法:

表面硬化:采用堆焊耐磨合金(如高铬铸铁)、喷焊碳化钨涂层;

过滤介质:在设备入口加装过滤器,减少磨粒进入;

结构优化:将滑动摩擦改为 滚动摩擦(如用轴承替代滑动接触)。

2.粘着磨损(咬合磨损)

典型原因:

摩擦面润滑不良,金属直接接触并发生原子间粘着,随后撕裂(如轴承缺油、齿轮啮合面润滑失效)。

处理方法:

加强润滑:选用合适粘度的润滑油,定期补充油脂,避免干摩擦;

材料配对:选用互溶性差的材料组合(如钢与青铜配对,而非钢与钢);

表面减摩:涂覆二硫化钼、聚四氟乙烯(PTFE)等减摩涂层。

3.疲劳磨损(接触疲劳)

典型原因:

滚动或滑动接触表面受交变应力,产生疲劳裂纹并剥落(如齿轮齿面“点蚀”、轴承滚子表面剥落)。

处理方法:

提高表面硬度:通过渗碳、淬火等工艺增加表面硬度(如齿轮渗碳后硬度达HRC58~62);

控制接触应力:优化齿轮模数、轴承型号,降低单位面积载荷;

清洁润滑:避免润滑油中混入杂质,防止疲劳裂纹提前萌生。

四、变形失效

定义:金属构件因塑性变形超过允许范围,导致尺寸或形状超标,失去功能。

典型原因:

载荷超过材料屈服强度(如螺栓被拧断前的塑性伸长);

高温下长期受力发生蠕变(如锅炉管道在高温高压下的弯曲);

热处理不当导致材料强度不足(如回火温度过高使硬度下降)。

处理方法:

-增强强度:选用高强度材料或通过热处理(如淬火+回火)提高屈服强度;

结构加固:增加构件刚度(如加筋板),减少变形;

控制温度:避免高温环境下的过载使用,对蠕变敏感构件定期检测尺寸变化。

总结

金属失效处理的核心逻辑是:先通过失效分析确定根源(材料、工艺、环境或设计问题),再针对性采取“选材优化+工艺改进+使用控制”的组合措施,从源头预防失效重复发生。

来源:公众号“检验检测那点事呗”

(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)

bob线上平台_中国有限公司
陕西移动端

陕西移动端

陕西公众号

陕西公众号

上海移动端

上海移动端

上海公众号

上海公众号

WebTongji